2025年的全明星周末,在一片无趣的评论声中黯然落幕,新修改的赛程并没有刺激到球迷的神经,甚至连一些球员,也早就过了成为全明星的新鲜劲。
但对于其他人来说,全明星,仍然是一个梦想中的荣耀,有的人在联盟中征战了十个年头,只为了被念到一次自己的名字。可惜的是,在这一年,一位打出了生涯巅峰赛季的球员还是没能入选,仅仅受邀参加了三分大赛。
但或许,从好的角度来说,正是成为这颗遗珠,才让更多人关注到他,想去更多地了解一下他。
诺曼-鲍威尔,今年31岁,这是他征战NBA的第10年。他的场均得分是24.2分,排在联盟第18,快船队内第一;三分命中率42.8%,排在联盟第12。
他打了45场比赛,全都是首发;而这第10个赛季,也是他生涯第一次,被真正视为首发球员。
这十年,其实并不容易。
在赛季开始的时候,鲍威尔就因为一次采访,瞬时成了联盟的争议焦点。
在被问到离队的保罗-乔治和维斯布鲁克时,鲍威尔说了他的“加减法理论”,“addition by subtraction”这句话通常在语境中的意思是,因为一些人的减员,而导致另一些人的机会增多。很多人觉得鲍威尔是在暗讽这两人,但鲍威尔很坚定地重申了自己的观点:
“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。”他说,“我是说,有的人离开了,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。我没有对他俩不尊敬,但我一直都觉得,自己能做到什么,我能给球队带来什么。”
上赛季,诺曼-鲍威尔打了76场,只有3场首发,场均拿到13.9分,在最佳第六人的评选中排在第四位。
但到了今年,他的场均得分,暴涨了10.3分。
“我想成为全明星,我想站在那个舞台上。我打了十年了,我听到身边的人都在谈论,‘他已经打了十年了啊,他今年的水平真不错’,我觉得,这就是对我的一种激励。”
是的,尽管全明星的荣誉并没有真的写在他的履历中,但他终究得到了认可,被整个联盟所议论。作为另一支洛杉矶球队的24号,他无比想要成为那个人,也以曼巴精神为标杆。不过,真正让他热爱上篮球的那个人,此刻却不在身边。
“我想告诉全世界你的名字:雷蒙德-爱德华兹,我把你的名字文在肩膀上,我的每一场比赛,每一个进球都是献给你的,我想告诉你,我做到了。”
这位雷蒙德,是鲍威尔的领路人,也是他的舅舅。
童年时的鲍威尔(左)和舅舅雷蒙德(右)
当诺曼-鲍威尔还是婴儿的时候,他的父亲就离开家庭了。母亲独自带着他和两个姐姐生活。小时候的鲍威尔因为缺少父爱而焦躁,他曾经因为年幼时说话困难,气急败坏地咬了幼儿园老师。母亲努力打工挣钱自顾不暇,但幸好,鲍威尔的舅舅,雷蒙德出现了。
他填补了父亲的空白,他坚定地用鼓励、诚实和现实生活的教训来指引鲍威尔长大,他教鲍威尔下棋,告诉他,在移动旗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,因为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。
鲍威尔似懂非懂,但他知道雷蒙德是为他好的。只不过在一些时候,他终究是个孩子。有一次,妈妈没有兑现给他的承诺,没有给他奖励,他在家里朝着身边的人发火,当雷蒙德过来的时候,他一直跟舅舅抱怨,“她欠我的。”
“不,她不欠你任何东西,她给了你生命,她确保你不会挨饿,你有吃有住,你的生存需求得到了满足。她不欠你的,你欠她一切。”雷蒙德坚定地告诉鲍威尔,这句话一下子把他打醒了,“舅舅总是在我生命的不同时刻灌输给我正确的三观。”
在更多的时候,舅舅总是陪着鲍威尔一起玩的,他热爱篮球,喜欢带着鲍威尔看NBA比赛,他们最喜欢的是湖人,喜欢看科比打球。鲍威尔也渐渐在孩子们当中崭露头角。舅舅在场边给他起了个外号:“关键投手鲍威尔(Big Shot Powell)”。
这个外号听起来并不酷炫,但舅舅告诉他,只有NBA球员才配得上这么牛逼的外号,他相信外甥能做到这一点,他也会坚定地以NBA球员为标准要求他。
鲍威尔的二姐玛格丽特和舅舅雷蒙德
舅舅给他定下的目标,成了鲍威尔打球的动力。而舅舅教会他的另一件事,他也牢牢地记住了:不管去哪里,都要让妈妈知道。
12岁的时候,鲍威尔给自己定闹钟,有时候是五点半,有时候是六点。坚持把科比视为榜样的鲍威尔学到的是,要最早起床,比其他人更早地到球场训练,来不断强化自己。
鲍威尔会在饭桌上写一张纸条:“妈妈,我不想让你担心,但是我现在要去公园投篮了。”鲍威尔找到的那个篮球场非常偏僻,甚至附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里有篮球场——那块地方更显著的是一家酒吧,而篮球场藏在酒吧后身。
“如果你不知道那儿有篮球场,那你永远找不到它。”
在清晨的第一缕晨曦中,少年鲍威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只有一个球,一个篮筐,和一个少年的梦想。
“那是专属于我的世界,”他说,“我会在那里幻想着自己进入了NBA,我会在那里用几个小时练球,模仿我在电视里看到的科比的所有绝杀,他的招牌动作,他的关键投射。那时候我不会扣篮,所以我一次次尝试着扣篮。”
他每天都会给妈妈写纸条,但第一次的时候,还是让妈妈吓了一大跳。
鲍威尔的母亲和两个姐姐
“当时她吓坏了,”鲍威尔说,“她当时的反应是,‘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给我写个纸条说去球场了呢?’她担心有人绑架了鲍威尔,伪造了纸条,然后她一起床就跑去了那边的球场找孩子。”
当她看到鲍威尔在那一个人练球的时候,她欣慰地笑了。
“因为我告诉过他,不管去了哪里,都要告诉我,”妈妈说,“很高兴他能记得这些基本礼仪。”
妈妈记得,鲍威尔从小就能从动画和电视节目里,汲取到正面的能量。他会反反复复看乔丹的纪录片,研究科比的比赛细节,他清楚地知道,乔丹和科比之所以会成为出类拔萃的超级球星,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多么数一数二,而是他们在天赋之外,付出了远比常人更多的努力。虽然努力不足以抹平天赋上的差距,但更努力的人,往往能达到其他人所无法接近的高度。
鲍威尔还记得,在他七年级的时候,因为表现出色,他被教练邀请参加了当地的全明星赛,结果对方全都是高中生,一个接一个地用力量强吃他,背身单打他,鲍威尔觉得非常不舒服,但并不是因为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了不舒服,他是这么说的——
“这是我第一次不是场上最好的球员,这种感觉太讨厌了!”
然后,他日复一日地定闹钟,给妈妈留纸条,在那块篮球场上刻苦练球。
但有一天,他经历了永生难忘的噩梦,差点决定再也不打篮球了。
那是在高四学期开始之前,他接到电话,立刻向医院跑去。
雷蒙德住院了。
这个身高2米01的壮汉,永远让鲍威尔仰望的存在,就这样一点点垮了下去。
医生在雷蒙德的大脑底部发现了一颗肿瘤,他开始接受放疗和化疗,鲍威尔成了他的陪护人。在训练结束后,鲍威尔会陪他回家,帮助他洗澡。他哄舅舅下床多走动走动,他到处给舅舅寻找高蛋白的实物,帮他找营养品补充身子。
“他就像一个护士,”妈妈说,“他挺身而出,照顾他的舅舅,我为他感到自豪。”
但雷蒙德住院了,这说明他的情况开始恶化了。鲍威尔陪着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,直到有一天,舅舅把他叫过来,要嘱咐他一句话。
十六年后,鲍威尔依然记得那天舅舅跟他说的,
“你要照顾好这个家庭,责任在你身上了。”
雷蒙德-爱德华兹,在56岁时去世了,鲍威尔感到他的天塌了。
舅舅去世后,鲍威尔开始抗拒打篮球。每次他走到球场边,都能想到舅舅在抢篮板球,在场边叮嘱他应该怎么跑位,应该什么时候出手。他打开电视,看湖人队的比赛,总感觉舅舅会在身边和他一起呐喊加油,所有有关篮球的一切,都能想到舅舅。
“失去他的时候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,就像是走到了十字路口,”鲍威尔说,“他去世之后,我不知道篮球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。”
但在雷蒙德的葬礼上,鲍威尔突然意识到了舅舅想要告诉他什么。
“如果我不打篮球的话,舅舅不会开心的。同时,我要承担起责任,成为一家之主。”他在肩膀上文了一个文身,在一双祈祷的手上,刻着“努力工作”这几个字,双手握着一个篮球,篮球上写着,“雷蒙德-爱德华兹,RIP”,努力工作、祈祷和篮球,这是他和舅舅之间,最牢不可破的纽带。
鲍威尔的大姐朱妮丝说,那是他和舅舅的“誓言”。
“他一直告诉我,你能做的就是努力,他热爱篮球,我也是。我们有对篮球本源的热爱。”
鲍威尔用他的NBA工资给妈妈买了新房子和新车,但比起个人物质,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。他成立了非盈利基金会“理解磨砺”,邀请军人、企业家、运动员和其他不同领域与背景的老师和教授来到孩子们中间,讲述他们的故事和成长经历,来激励他们成长。他只想告诉孩子们,想要改善生活追逐梦想,你能做的,只有相信努力才能成功,并为此付出全力。
他和科比也有过互动,那是在科比的训练营里,看到科比的鲍威尔手足无措,三天的训练营,前两天一直都是基础训练,没有任何私下交流的机会。
到第三天,科比过来一对一辅导,教他们试探步。鲍威尔做了一个,科比说,“不,这招不对。”鲍威尔有些急了,“我偏要用这招投篮。”但科比跟他说,“我不是说你不能投篮,是你试探步的角度不对。可以干拔跳投,但是可以晃出更大的空间。”他就站在一边,听科比给他讲怎么击败防守人,怎么在对手头顶舒服投篮,站在旁边的是科比的专属训练师菲尔-汉迪,后来他到了猛龙,成为了每天督促鲍威尔训练的人。
但科比终究只有一个。
“我没有1米98,我也不会成为科比,”有一天鲍威尔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,他并没有放弃,正如他自己一直所说的,“正是这么多的苦练,让我可以接近那些天赋更优秀的人了。”
他最后也只长到1米9,打得分后卫或者小前锋。他被评为四星高中生,并成功进入了UCLA,在大学,这样的身材和优秀的得分能力足以征服比赛,但只靠这样的身材,是远远不够打NBA的。
他更加疯狂苦练三分球,并且花费了大量时间积极防守。他花了更多时间在健身房,增加肌肉来应对对抗。事实上,他在大学后两年的比赛风格,和前两年截然不同。他开始主动盯防对方的进攻箭头,而且一有机会,他就会冲到内线肉搏,有机会就扣篮。
但在大三结束的时候,给他的选秀前景是:落选。
他并没有气馁,当他的学弟李凯尔和扎克-拉文都选择进军NBA的时候,他回到UCLA,继续磨炼自己的跳投。他开始强迫自己成为一个领军人物,在大四这年,他真正成为了UCLA的核心,场均能拿下16.4分,联盟第六。
是的,尽管在2015年的选秀大会上,他试训了17支球队,也只在第46顺位被雄鹿选中,然后立刻换给了猛龙,但比起一年以前,他还是成功被NBA选中了。他没有放弃任何机会,在夏季联赛就大放异彩,被选入一阵。又赶在球队锋线人手短缺的时候,他直接挤进了轮换阵容。
然后呢?伤员们陆续回归,他被安排去了发展联盟打球。
但他用8场场均25分的表现打回了NBA,在赛季后半段和季后赛成为球队主要轮换。
而他在大学苦练的防守技巧,或者说,他在科比身上学到的和对方在防守端搏命的本事,让他在猛龙队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他安然接受所有角色,但也从不畏惧挑战。他给德罗赞打替补,后来给伦纳德和丹尼-格林打替补。两个人都离队之后,猛龙让范弗里特打首发,鲍威尔依然是替补,他从未因此心态失衡,而是不断告诉自己:
站在我前面的都是很好很好的球员,但如果他们上不了,我也应该拿出和他们同样的水平。
生活从不是一帆风顺,在亲人缺失的家庭,鲍威尔也有过原生的心理障碍,他坦言自己曾经抑郁过,怀疑过。但他或许是这群人中更加乐观的,正如他自己一直所说,能从身边的人身上看到优点,能和朋友们互帮互助。
他会和乐福还有德罗赞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他说,有时候就会觉得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对,你不适合打篮球了。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别人的不安和焦虑,他无数次想过结束职业,但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,他都会下意识摸摸肩膀上的文身。
我要照顾好我的家庭,放心吧,雷蒙德舅舅。
他在猛龙成为了真正的防守尖兵,赢得了“Playoff Powell”的称号,在猛龙捧起了总冠军奖杯,拿到了4年4200万的合同,砍下了生涯最高分43分。但之后不久就被交易到了开拓者,那其实是他生涯的高管时刻,41场里31场首发场均19.6分,还在赛季后和开拓者签下了5年9000万美元的合同。但仅仅半年之后,开拓者决意重建,他又被交易了,送到了快船队。
这一次,他没有感到迷茫。因为洛杉矶,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,也是大学就读的地方。
“我从未想过,还能回到洛杉矶打球,我可以让家人还经常来现场看我打球了。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,家人可以一直在身边,我绕了一个大圈子,最后回到了圆满的原点。”
这是他在快船的第三个赛季,也是全新的一个赛季:专属于快船的豪华球馆,新队徽和新球衣。当他站在球场中间的时候,开始回忆起从前的那块在酒吧后身的球场,想象这段不断实现梦想的道路。
信念让他走到了这里,让他在联盟中坚持了十个年头,让他在第十个赛季打出了生涯最佳的表现,让他在31岁,成为了要被反复提及,足以入选全明星的球员。
那么,有什么是值得分享给年轻人的吗?
“在科比的训练营上,他告诉我——当你在场上时,要抛开情绪,只从战术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回合,你不要想着,‘这个球没投进,我状态太差了;我失误了,这个球裁判怎么没吹?’抛开这些,最重要的永远是手头的职责。”
如果今天表现不佳怎么办。
定一个闹钟,明天早点起来。
明天的第一缕阳光,依然是崭新的。
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“后厂村体工队”看看,有更多NBA、CBA相关考古、评论和人物内容>>
(文/文若)